的是光明正大,苏凔如何能暗中?
京中证据已经翻无可翻,物证仍然只有那一丁点,人证…。人证他遍寻齐清霏不得。去了数次陈王府,齐清猗皆说清霏已经回了齐家故居,与京城千里之遥了。
两人明明为亲生姐妹,苏凔却觉得二人没有半分相同。他曾想晓以大义,求齐清猗怜宋家一脉,也怜他一片情深。
然齐清猗怎是齐清霏那等不谙世事可比?自从知道苏凔和薛凌是故交之后,她就唯恐自己最小的妹妹有什么闪失,日夜焦愁如何才能斩断这段看上去就是孽缘的关系。突而一朝,清霏自己跑回来哭的死去活来,说要与苏凔一刀两断。她自是求之不得,都没顾上问苏凔和薛凌究竟是个什么故交?
苏凔再上门之时,能讨个什么好。吃了一通数落之后,再回去,且羞且怒。他实是爱极了齐清霏,可也是厌极了齐世言。没与齐清猗当面恶语,已是君子自持,可心中郁结无解。
且京中之人事,已经查无可查。他本无什么根基,皇帝又不能明面帮忙,何况当年事发远在西北。为今之计,唯有正式上书,请皇帝下旨彻查,宣原西北十六城主将对质。既然当日皇帝已经首肯,想来这样做也不算唐突。
如此的话,经手无忧公主和亲一事的人,也要悉数到京,包括齐世言。
只不知为何,他拿了十多年笔的手,无论如何都写不稳这一纸奏章,前前后后写废诸多宣纸,仍字不成句。而常春宫里,霍云婉的小楷清丽婉约。因墨里掺了上好的金粉,写出来的字在灯火之下流光溢彩,霎是好看。同样的内容一式双份,分毫不差。
第二日晨间,苏凔下狱,苏远蘅羁押。身份有误、科举造假、官商沆瀣、抗旨不尊、中饱私囊。人证物证俱在,事实确凿无疑。原用不上霍相发声的,只是状元爷大才,还须明辨忠奸才好。故而先行收监,容后再审。
魏塱龙椅上痛心疾首,百官大殿前不可置信。这好好的新贵,天子眼中的红人,前途无量自是指日可待。这才几个月,竟然就出了这档子事,敢从羯人那捞钱了。
前方早朝未散,但退回的信已经到了霍云婉手上。白日无烛火,小小的纸张便只能投入燃着的香炉里。空气的氤氲便一瞬间多了些墨味,让人微有不喜。
她喜欢的那个小姑娘啊,竟再没来过宫里。这送了好几次信,都没找着人。不知是送去那个盒子不够精致,还是“还珠”二字说的不够明显。唯一可知的是,现如今,霍家还活蹦乱跳的。
好在,苏府快完了。
------------
第249章 儒冠
御林卫的人重重包围苏府的时候,苏远蘅还醉在翠羽楼未归。近些日子,梁羯限市,他不便行事。宁城一带,因着沈家的关系,苏家更是不敢亲自露面。其他的地儿也没什么大事需要他这个少爷亲力亲为,倒是悠闲的很。
因罪名尚未盖棺定论,自然没人过多为难苏姈如及府里一干人等。待上头来传苏远蘅已到案,除了门外些许看守闲聊,苏府又恢复往日安静。一摞子账本笔墨还浓,苏夫人盯着瞧了好久,难得面上浮出一丝惊慌。
她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信,她很久不曾收到过霍云婉的信了。这种情况早该拿出来捋一捋,但最近苏家的境况着实乱。既要跟沈家明修栈道,又要与霍家暗度陈仓。又因着上次雪色的事儿,苏姈如自认卖了一个霍云婉一个天大的恩情,竟忘了,那位主儿早就不是霍家娇滴滴的小姐,而是,天下人的母亲。
说起来,以苏夫人的七窍玲珑,再加上苏家本身有人站在金銮殿上,她不该想不到霍云昇官复原职,实则与天子嫌隙更甚。当初霍云婉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亲哥哥拉回去,未必就是兄妹情深。没准,是挖了一个大坑给霍家跳。
然而人一旦遇上自己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即便觉得不靠谱,也任性的想要赌一把,苏夫人亦是如此。她对宁城那一带欲罢不能,汲汲营营的要将整个梁朝的西北势力收入囊中。想着有朝一日,沈霍两家都要看苏府脸色。却不想,贪多者,大多要被噎死。魏塱废了老大的功夫才将那一分为二,她苏姈如,算个什么东西?
若非天子想敛点私财,再加之给苏凔砸点政绩在头顶,好尽快收拢文臣势力,否则的话,天下财事自有户部一力承担,关苏家何事。可怜苏夫人终归是个生意人,生意人,又有几个能跟殿陛栋梁在同一张桌子上推杯换盏呢?从古至今,不都是端茶递水的角色么。
好在,一壶水,可以斟满好几个杯子。一个人不喝,还可以换个人。
苏姈如只托腮呆滞了稍许,又恢复了一贯的春风笑颜。吩咐人备了笔墨,老老实实的足不出户。直至距晨间御林卫拿人,已过去了大半日光阴。几张大额的银票递进差爷袖间,苏银还是顺利的出了苏府大门。到底儿苏家只是落难,还未彻底倒台,吃拿卡要正当时。真儿个一朝没了,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卒子呢。
国公府守门的还是那个顺才,不同的是,学的颇乖。听闻苏府的人求见江国公,纵心下有奇,却老老实实的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