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所以也没有请许心素发表什么动员讲话之类的环节了。“威信号”的主桅上升起了斗大的“许”字旗,码头上的鼓手看到之后,便擂响大鼓,作为船队出发的信号。
参加此次军演的福建水师战船率先驶出港口,海汉的“威信号”及两艘“探险级”战船是此次出航的主力战船,与另外两艘明军福船一起充当中军,最后面则是海汉和明军的数艘补给船。
大大小小三十艘船的舰队驶出港口,其声势还是颇为惊人的。如果在这附近有十八芝安排的探子,大概很难不去注意到这一幕情景,只是海汉一方制定这个行动方案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去顾忌十八芝的感受,即便他们发现势头不对,等消息送回澎湖,再从澎湖调兵出来救援,那应该也是数日之后的事情了,按计划到那时候联合舰队早就已经打下了南日岛,隐不隐藏行迹根本就无所谓。如果十八芝真敢大举出动,那石迪文倒是有心好好在漳州附近跟这群海盗周旋一番。
按照演习计划,今天的行程是往北前往泉州,在泉州外海进行一些海上科目训练之后,当晚舰队会到泉州港附近落脚,第二天再往南日岛方向行军。
石迪文为舰队所计划的航路,是从厦门岛出发之后,穿过大担岛与小金门岛之间的海峡,从金门岛东侧绕行过去,向北一路直行泉州,航程大约为七十多海里。这个航程对于海汉的战船来说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全速航行的话,赶在晚饭前就能抵达泉州港。不过明军的船只航速较慢,要完成这段航程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虽然是清晨就从厦门岛出发,但很可能还是得赶一段夜路才能完成这段航程。
不过这也是此次出海训练中的一部分,夜间航行对于舰队来说是一个必须掌握的训练科目,明军水师在这方面的训练经验相对较少,借着这次机会倒是可以好好练习一下这个特殊技能。
事实上从漳州港到泉州港之间的海岸线上,明军的防御据点也并不止中左所城一处,还有金门所、福全所、永宁卫这几处据点,只是部署的兵力和防御力度不及中左所。
驶过金门岛之后,前方海域已经一片开阔,视野良好。许心素忍不住提醒石迪文,先前说好的出海之后便启用加速功能一事。石迪文知道已经将他胃口钓得差不多了,便下令让轮机舱发动蒸汽机,开启辅助推进装置。同时让船员在桅杆上打出旗号,通知前方船只给“威信号”让出前进的航道来。
片刻之后,身在驾驶舱的许心素便听到船身内部传来一阵低沉的响动,很快连脚下的船板都开始跟着抖动起来。许心素大惊失色道:“这是发生了何事?”
石迪文安慰道:“许大人不要怕,这只是我们的装置启动之后的正常现象,我们出去看看吧。”
许心素惊魂未定地跟着石迪文出了船舱,一眼便看到船艉的那根铁烟囱正不断地冒出灰白烟气。石迪文带他走到船艉,指向海面道:“许大人请看!”
许心素闻言望向下面,见船尾的海面浪花飞溅,仿佛是有什么东西在水下拼命扭动,推动着这艘巨大的船只前进。
“竟然是真的!”许心素当然知道并不是什么水怪在下面推船,而是石迪文所说的东西在起作用。而这种装置对于船只的航速提升也非常明显,许心素发现这艘船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超越其他船只,甚至连另外两艘与这艘船外形相仿的“探险级”战船也已经被逐渐拉开了距离。
“以这艘船的航速,在海上不太可能有别的船能够追得上它。当然了,任何对手想在海上包围或者截停它,也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石迪文充满自豪地向许心素夸耀道。
作为船用蒸汽机制造人员之一,石迪文对于自己的作品还是比较满意的,尽管这种蒸汽机的改进空间还非常大,但以本时空现有的条件来说,这已经是人类目前所能造出的最了不起的动力推进装置了。要知道在距今一百多年之后的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才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了船上,而且还是带动的一组木桨作为推进装置。1802年的时候,英国人威廉·西明顿才利用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制造出第一艘蒸汽动力明轮船“夏洛蒂·邓达斯”号,不过这个试验品并没有获得世人的认可,被拖船主们以一些荒谬的理由扼杀在摇篮中。直到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制造出的“克莱蒙特”号汽轮船,才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艘投入商业航行的蒸汽动力船。而第一艘使用蒸汽推进技术的军舰,是建造于19世纪初期的美国战舰“德莫洛戈斯”号。
至于螺旋桨取代明轮作为推进器,则要等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人率先行动了。但穿越者们来到这个时空之后,将这个时间表提前了两百多年,就算是福建的船匠们看到隐藏在水面之下的螺旋桨,也很难明白那个奇形怪状的东西到底有什么作用。换句话说,海汉方面根本就无需保守这个秘密,因为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不会有第二家能复制出海汉所掌握的这种黑科技。
明军水师倒是也有轮船,不过是采用了人力辅助。桨轮船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唐代李皋设计的战舰,在《旧唐书》中有“挟二轮蹈之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