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但是也在为粮草一事发愁,她爹是户部尚书,筹备粮草不力肯定会被对家弹劾打压。
户部尚书的位置多少人盯着,有机会肯定把她爹摁下去。
筹备粮草是大事,换做别的皇帝可能加赋税盘剥百姓,但是她知道封奕不会这样做。
那就只能想别的法子。
她现在困于这四角宫墙里,又能做什么,封奕不在,她连宫门都出不去。
被动挨打可不是她的性子,那就只能勉力一试了。
宝妆楼的事情过后,陶家如今声名狼藉,连带着固恩候府跟太后都丢了脸,但是与凌家的合作继不继续,云昭一直没有跟凌云鹤提及。
这人倒也耐得住性子,居然也没急着请谢锦书美言为他说情。
这人倒是个经商的好料子,宋云昭思来想去给谢锦书写了封信,让她转达凌云鹤,凌云鹤想要继续与宝妆楼做生意,得先替她做一件事情。
那就是买粮了。
宋云昭将这段日子宝妆楼赚的银子算了算,杯水车薪啊,以她一人之力,可供不起三军,但是再难也得凑一点算一点。
而且谢锦书跟凌云鹤都是聪明人,经商世家,肯定老有钱了,国难当头是不是得表一表忠心?
若是有他们领头,别人是不是跟风也做点善事?
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成还得看这二人的本事。
谢锦书前脚送走了新上任的宁安伯,这一口气还没缓过来又接到了明妃的信,这小心肝啊扑通扑通跳。
等看完明妃的信,谢锦书双眼发光,这办法不就来了吗?
哎呀,这运气!
谢锦书使劲拍拍脑袋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宁安伯说私下悄悄买粮,但是粮商的粮可也不是你想要人就给的,商人逐利,若是与北冥开战,粮价必然上涨,粮商肯定捏着粮食大赚一笔。
没有足够的好处,谁愿意不赚银子白忙活。
可现在不是有了吗?
若是他能说动几大粮商捐粮,或者以低价卖给朝廷,届时他就能作为粮商代表请明妃娘娘在皇上面前美言,若是皇上肯赞誉几句,这可就是这些粮商的荣耀了。
有了这份荣耀天子赞过的人,各地官府还敢轻易为难他们吗?
谢锦书越想越兴奋,他得好好筹谋此事。
要不说明妃娘娘是真聪明,空手套白狼这一招,用得可真妙啊。
他得学,好好学一学。
明妃叮嘱他此事从密,他心里就清楚了,肯定是要为宋尚书铺路,谁让宋家出了个户部尚书,若不是为了自己的亲爹,明妃能这么尽心尽力?
谢锦书悄悄去见了凌云鹤,凌云鹤能不能顺利脱离凌家,能不能从泥潭中挣脱出来,就看这一回了。
另一边,谢琳琅送走大夫人后,自己独坐半日,把事情彻底理顺后,眉心紧皱,她公爹做事便是丈夫都不会轻易进言,她一个做儿媳妇的更不敢在他面前议论朝事。
那就只能从婆婆下手了,夫妻一体,婆婆担心儿子进而督促丈夫行个方便,还是有希望达成自己的目的的。
但是怎么让婆婆知道此事,以她们婆媳恶劣的关系,必然不能从她口中说给她听,不然只怕起了反效果。
她要好好想一想。
:咎由自取
封奕拿到了云昭的信,打开信后这一看不由乐了,感情是给别人请功来了。
但是,后宫目前的格局他没打算动,冯小媛的位份暂时不能升,她的功劳就给她父亲好了。
冯必达在指挥佥事的位置上坐的年头不少了,也该往上动一动了。
看看,他的昭昭就是人美心善,别人帮她做一点事情,她都要记在心里。
冯必达接到升官的旨意还一头雾水,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最近也没立功啊,思来想去觉得可能跟女儿有关,就让妻子递了帖子进宫。
冯云瑾见了母亲后,才知道怎么回事,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她早先就听明妃提过一句,但是她自己清楚,在后宫晋升非常难,皇上不是个喜爱女色的人,既无侍寝之功,又没生下皇嗣,她父亲也没有立下大功惠及于她,想要晋升比登天还难。
但是现在她父亲升官了。
冯云瑾跟母亲简单说了说,但是没有提及自己替云昭办的事情,毕竟陶家那档子事儿,便是自家家人她也不会提起的,若是不小心传出去就会引来祸端。
她只说自己替明妃做事,这是明妃为她求的恩典,因为后妃晋升不易,故而这恩典落在父亲头上。
冯夫人好一番感念明妃厚道,满心欢喜地出了宫。
冯云瑾换了身衣裳就去了瑶华宫,进门就行了个大礼。
宋云昭忙让石竹把人扶起来,笑着说道:“你这是做什么?遇到难事儿了?”
冯云瑾抬头望着明妃“娘娘,我爹升任指挥佥事了。”
“这可是大喜事……”宋云昭还没说完就觉得不太对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