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5、第一百四五章(2 / 3)

esp;&esp;吴正治:皇上看看此书,其中有待实践部分值得去尝试,若能刊印成册,则可成指点地方官与养殖户饲养猪的宝典!

&esp;&esp;索额图疯狂暗示康熙:皇上,这书可不能灌上太子殿下的名号啊!

&esp;&esp;康熙:“……”

&esp;&esp;保成这是面子里子都不要了,他不要,康熙自己还要呢!

&esp;&esp;帝王轻咳一声,想要说些什么,然有一个在史官笔下都留有名字的吴正治在,他还真说不出不用这本书的话来。

&esp;&esp;吴正治显然很欣喜能有这样一份实用又全面的宝典诞生,纵使那是出自一个小少年之手,也不碍事,他只注重实用与否,注重民间百姓们的生存问题,做汉吏中为民谋求福祉的第一人。

&esp;&esp;太子是谁?他连皇上都会上奏去劝,连权倾朝野过的多尔衮与鳌拜都不惧怕,又怎么会顾及到太子的名声呢?

&esp;&esp;王熙到底还是保留有一丝余地的,他私心里虽排斥索额图,却亲近太子。

&esp;&esp;康熙给他们仨盯得头大,又翻阅那本图书,给书中满满的“小猪佩奇”画面刺地眼睛干涩,差点留下“感动”的泪水。

&esp;&esp;这书要是不冠以胤礽的名字,则成了康熙派人授意去研究的典籍,到时候他就是人人口中称赞的“猪皇”。

&esp;&esp;一个不孕不育研究所的锅,已经让康熙蒙受了太多的心酸泪,不知多少人猜测是康熙自己有“隐疾”,这才派人研究这些。

&esp;&esp;这一回,康熙不打算为胤礽“遮风挡雨”了,让他也尝尝猪太子的名声带来的不雅,看看他日后还敢不敢这么瞎闹腾出事儿来!

&esp;&esp;康熙破罐破摔,黑着脸命人将胤礽给拎了过来。

&esp;&esp;胤礽可不仅仅研究捣鼓了《科学养猪》,自从到了精膳清吏司,他就开始几件事情一起并做,将精膳清吏司的官员们也都霍霍了一遍。

&esp;&esp;“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保障,粮食这一块儿已经有研究所在做了,衣服这一块大清有自己完善成熟的体系,住行则与修路建设驿站有关,这些汗阿玛都在做了。

&esp;&esp;胤礽另辟蹊径,提出了京城下水道改良方案,派遣人手走访京城各地,又由小美结合实际给出模型,结合出了一套下水道改建方案。

&esp;&esp;他又联络了在研究所的陈梦球,让他召集工匠,将阀门装置的制造图纸给送了去,又让人去研究抽水马桶。

&esp;&esp;这份下水道改善的图纸,胤礽将它率先拿给了沙澄看,他还忽悠沙澄:“京城是天子脚下,明面上的干净卫生是一种门面,外来使者都会到这里来拜见汗阿玛,而有了好的下水道,京城污水处理提上日程,如此可做到城市清洁,整齐、干净,人们生活得舒心,符合圣人之言所说的‘礼之高雅’。”

&esp;&esp;康熙又问人:“太子去了哪里?”

&esp;&esp;“太子殿下邀沙大人去了研究院。”

&esp;&esp;康熙:“……”

&esp;&esp;他突然觉得,将胤礽送到礼部去历练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esp;&esp;内阁大学士们还在等着他的准话,康熙无奈之下,只能命人先将胤礽给招了回来。

&esp;&esp;“吴大人提议将此书派人去试做,若能达成,则改为版刻图刊印。”

&esp;&esp;胤礽:“印呀!这书很实用的,是儿臣专为了改善大清供应肉类所写,儿臣还计划写一些《科学养羊》、《科学养牛》之类的书籍。”

&esp;&esp;康熙磨了磨牙,这一刻,他特别想撬开孩子的脑壳看看里面究竟装了多少水!

&esp;&esp;索额图忍不住了:“此书刊印,恐对殿下名声有碍。”

&esp;&esp;胤礽可不在乎那些虚名,要那清风朗月、风光霁月的虚名做什么呢?他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男!

&esp;&esp;“不过养猪尔,这也算污名?若这都算是污名,那岂不成了接触庶务就成了‘浊官’的魏晋?”

&esp;&esp;魏晋时期可有意思了,在灭国前,朝中还分为清官与浊官,做事实的人被瞧不起,可不就是亡国之根?

&esp;&esp;索额图哑口无言。

&esp;&esp;吴正治赞誉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esp;&esp;连太子自己都不在意区区名声,王熙也就不再多说。

&esp;&esp;康熙深深看着胤礽:“你可想好了。”

&esp;&esp;反正这“猪皇”的名声他可不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