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为诸侯王。
&esp;&esp;刘瑶以现代人开公司的理解,就是用自己人持股稀释原始投资人的股份。
&esp;&esp;异姓王的问题算是解决,不过诸侯王还有那些军权在握的侯爵权利倒大了,成了新的问题。
&esp;&esp;而后数代,一直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景帝时期,景帝太过着急,着急推行《削藩策》,又逼出了“七国之乱”,为了平乱,逼不得已军功集团又再次抬头,而后景帝收拾了周亚夫,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esp;&esp;从七国之乱看来,强行削藩必会引起暴乱。
&esp;&esp;所以景帝之后就对削藩温和多了,即使窦太后也不轻易碰这个。
&esp;&esp;刘彻觉得现在削藩势在必行,但是前人经验告诉他,又不能强硬削藩,否则造成捏乱,就给匈奴有了可乘之机,怕是要笑死军臣单于。
&esp;&esp;而且不削藩,各诸侯国的资源不能轻易调用,让他如何放开手打匈奴,最后打匈奴薄了他的家底,让各诸侯国联手将他掀了吗?
&esp;&esp;削藩!
&esp;&esp;一定要削藩!
&esp;&esp;只是如何削,还是有讲究的!
&esp;&esp;刘彻想了想,昭见了几名他信赖的宠臣,东方朔、主父偃、张汤、公孙弘、桑弘羊、还有辕固老先生坐镇。
&esp;&esp;刘彻坐在上首,其他人则是跪坐在席子上,目露询问。
&esp;&esp;刘彻说了自己的意图。
&esp;&esp;他想削藩。
&esp;&esp;众人:……
&esp;&esp;大家不由得感慨,陛下的精力真是旺盛,刚才才与匈奴干仗结束,好不容易安生一会儿,就想着收拾诸侯王了。
&esp;&esp;公孙弘:“陛下,臣以为此事应该循序渐进,不可着急,否则引起混乱,臣恐匈奴会趁火打劫。”
&esp;&esp;他觉得这事不急,现在陛下的心力既然在匈奴上,那就一心打匈奴,国内的诸侯王若是犯了错,可按照国法削其国,有理有据,亦没有其他危害。
&esp;&esp;刘彻不满地蹙眉,看向主父偃、东方朔等人。
&esp;&esp;其他人:……
&esp;&esp;辕固见状,捋着白须,淡定一笑,“陛下,贾谊曾经给文帝提过一策削藩。”
&esp;&esp;刘彻急道:“老先生请说!”
好版主